馮立傑
一、基礎信息
個人簡介👆:
馮立傑,男,漢族,意昂4体育注册教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會評專家♥️🦁,國家安全生產專家/應急救援專家👩🏽🔧🐘,國家創新方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孫越崎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等。共主持和參與20余項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其中獲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20余項橫向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180余篇,出版著作7部🧘🏽,獲批專利100余項。在電機電泵開發與排水技術領域共主持100余項工程實踐🧝🏼♂️;在技術創新理論與方法領域共獲批2項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3項國家創新方法專項🫅🏽,以及10余項企業示範推廣項目等。
(一)個人基礎信息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6年5月
職務:教授
博碩導:博士生導師 / 碩士生導師
電子郵箱:lifeng@shmtu.edu.cn
聯系電話🧑🏻🦯➡️:021-38283878
(二)受教育經歷
於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博士後🤦🏿🏊🏽♂️;
於天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
於中國礦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
於天津大學電機專業,獲學士學位🪆。
(三)工作經歷
曾就職於:
河南礦山搶險救災中心👩🏽⚖️,主任/教高✋🏼;
河南省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期間兼任河南易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河南省新能源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河南省地方煤礦公司副總經理;
河南省煤炭工業廳基本建設管理處🌷,負責礦山機電工程設計審查;
鄭州電氣裝備總廠🏆,產品研究所副所長。
(四)國際交流與合作經歷
2013.6-7月🙎🏽♂️,在德國參加主題為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德國的結構性變化、創新管理🧑🏻🦽➡️、科研管理、政府對中小企業的促進等產業創新培訓。
2008.08-2009.10🐬👰🏼,主持引進瑞典ITT潛水汙水電泵。
2004.03-2005.10🧑🦯,主持引進美國SCHRAMM公司全液壓頂驅鉆機🐢。
1995.05-1996.05🎩,參與引進德國SEIMENS公司外轉子變頻驅動礦用提升機等。
(五)社會兼職
2024.01-至今,河南省高效節能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負責人。
2023.09-至今,河南省煤炭學會機電專業委員會特聘專家。
2019.03-至今🧑🏻🔧,創新方法研究會常務理事🕹。
2018-至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理事。
2016-至今🛞,河南省創新方法工程技術中心負責人🧏🕞。
二、科學研究
(一)研究領域及科研團隊
研究領域:特種電機(永磁電機👩🏼🏭、潛水電機)設計與控製;人工智能與創新方法🤦🏽♂️;智能流體輸送系統等❄️。
科研團隊:主要成員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高級工程師5人🤣、省級技術能手2人💂🏿♂️、技師4人;此外還有博士研究生11人👩🏼⚕️、碩士研究生30余人等。
(二)代表性科研項目
[1] 多維度-多法則耦合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區域識別與創新路徑選擇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3.08-2027.12💾,主持🦉👨👦。
[2] 基於多維空間專利地圖的煤層氣開采創新路徑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5.01-2018.12,主持🐘。
[3] 面向企業的顛覆式創新方法與工具研究及其應用,國家創新方法專項⚫️,2016.10-2019.10,主持🧜🏿♂️。
[4] 風電機群服役全周期質量評估與調控技術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2.10-2026.03,子項目負責人。
[5] 化學需氧量(CODCr)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上海博取儀器有限公司,2022.03-2024.03,主持。
[6] 車集煤礦復雜工況下礦山智能排水系統優化研究📛🧑🏼🦲,河南龍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2.05-2024.05🎗,主持。
[7] 潛水電泵及潛油電泵產品開發🗝,天津市百利溢通電泵有限公司,2021.09-2023.11,主持🗜。
[8] 潛水電驅渣漿泵海底采礦系統裝備設計,鄭州鄭泵科技有限公司,2021✊🏽,主持🧑🏻💻。
[9] 隔爆永磁外轉子滾筒電機設計,焦作神華重型機械有限公司👩🏼👎🏽,2022年,主持。
[10] 受限空間幹濕兩棲抽發一體抽水蓄能發電系統方案設計👠,河南能源化工集團,2023,主持。
[11] 小流量(15-200m³/h)高壓力(10Mpa)隔爆變頻驅動瓦斯沖孔供液系統方案設計👙,河南能源化工集團,2023🚎,主持。
[12] 潛臥一體化排水裝備(幹濕兩棲電機驅動)方案設計🥷🏻🪧,河南能源化工集團🚒,2023,主持😜。
(三)代表性論文(共180余篇)
[1] Feng L, Zhang L, Wang J, et al. How to promote the participation of enterprises using open government data?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by applying dynamic measures[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24, 238: 122348.
[2] Feng L, Zhao W, Wang J, et al. Combining machine learning with a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roadmap to analyz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pportunities[J].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23, 176: 108974.
[3] Feng J, Liu Z, Feng L. Identifying opportunities for 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s in manufacturing: Application of patent analysis and generative topographic mapping[J].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2021, 27: 509-522.
[4] Feng L, Zhao W, Wang J, et al. Combining machine learning with a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roadmap to analyz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pportunities[J].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23, 176: 108974.
[5] 馮立傑,周煒,王金鳳等.基於SAO語義分析的多維技術演化路徑與技術創新機會識別研究[J].情報學報,2022, 41(11):1149-1160.
[6] 馮立傑,周榮榮,王金鳳.顛覆式創新視閾下在位企業價值網絡的演變路徑[J].南開管理評論,2022, 25(01):124-136.
[7] 馮立傑,尤鴻宇,王金鳳.專利技術創新路徑識別及其新穎性評價研究[J].情報學報,2021, 40(05):513-522.
[8] 馮立傑,盛澤,張虎翼.基於改進型指數趨近律的模糊滑模控製[J].科學技術與工程,2024,24(10):4108-4114.
[9] 馮立傑,鄧坤鵬,張虎翼,基於雙閉環模糊PID四旋翼無人機姿態控製[J].計算機仿真,(錄用時間:2023.05.10).
[10] 馮立傑,付帥帥,張虎翼,基於改進粒子群算法和RMxprt的永磁滾筒多目標優化設計[J].科學技術與工程,錄用時間:2024.06.24.
(四)代表性著作成果
[1] 馮立傑. 元易創新方法:技術創新的九維九法[M]. 重慶: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20: 302.
[2] 馮立傑, 馮奕程. 創新方法研究[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5: 219.
[3] 馮立傑. 煤礦防治水手冊[M]. 北京: 煤炭工業出版社, 2013: 719-757.
[4] 王誌堅, 馮立傑.等礦山救護指揮員[M]. 北京: 煤炭工業出版社, 2007: 433.
[5] 楊武洲🦅🦸🏽♀️、馮立傑. 臥式潛水電泵及其在礦山排水中的應用[M]. 哈爾濱: 哈工大出版社, 2006: 308.
[6] 黃德發, 劉樹森, 馮立傑. 河南礦井地下水的防治與利用[M]. 北京: 煤炭工業出版社, 2006: 349.
[7] 馮立傑. 煤礦水災害救治技術[M]. 河南: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 223.
(五)代表性專利成果(共100余項)
(六)基地
教育部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虛擬教研室主要成員🌡。
(七)科研獲獎情況
[1] “煤礦重大水災害搶救技術研究”,獲2007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1)🤽♀️;
[2] “千米礦井水災害救治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獲2011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1)🙅🏿♂️;
[3] “千米深井復雜水質環境智能排水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應用”,獲2021年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
[4] “大功率臥式潛水電泵開發及其在礦山搶險救災排水中的應用”🙇🏼,獲2006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科技成果二等獎(第1);
[5] “基於煤礦生產的物流優化問題研究”💆♀️,獲,2005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2);
[6] “高速公路衍生產業發展策略研究”,獲2007年河南省發展研究三等獎(第3)🔦;
[7] “河南省創新方法(TRIZ理論)推廣應用模式與對策研究”,獲2016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4)🤶🏻。
三🎻、教學信息
(一)授課信息
①主講本科生課程🙅♂️:《企業技術創新的系統方略》💂🏻♂️、《系統創新方法與管理》、《水下電氣與控製》。
②主講研究生課程:《創新方法論》。
(二)教學成果及獲獎情況
2022年獲批首屆教育部虛擬教研室平臺: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虛擬教研室。
(三)指導學生獲獎情況
[1] 2023年指導研究生參加第二十屆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國家二等獎😘;
[2] 2018年指導研究生論文“基於元易創新理論的軌道交通技術創新研究”入選首屆全國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交流研討會(華中地區)🚟;
[3] 2012指導研究生論文“P-TRIZ產品創新模式及其在礦山水災害救援裝備開發中的應用研究”獲河南省優秀碩士論文;
[4] 2023年指導研究生參加上海市“國際海洋新能源與物流工程”論壇獲三等獎🐷🛑;
[5] 2022年指導研究生參加上海市“國際海洋新能源與物流工程”論壇獲二等獎👨⚕️🚆。
四、其它成果或榮譽
(一)科技成果轉化
“元易創新方法”為多家企業帶來了顯著經濟效益🧗🏼♂️。
(二)其它成果
[1] 主持實施全國100余次礦井👀、隧道等地下水災害應急救援排水工程;
[2] 參與5項煤層氣、頁巖氣開發工程;
[3] 負責編製了中國“煤礦防治水手冊”🏧、“煤礦救護指揮員”、“安全高效現代化礦井行業標準”排水部分編寫🕺🏼;
[4] 創造的“元易創新方法”被“中國創新方法發展10周年誌”列為“基於中國本土實踐的創新方法”。
(三)其它榮譽
[1]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國務院,2011年💇🏼♀️;
[2]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2015年;
[3] 全國礦山救援工作先進個人👩❤️💋👨,國家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督局、國家礦山救援指揮中心,2005年🚮;
[4] 孫越崎青年科技獎,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2005年;
[5] 河南省優秀省管專家,省級🖍,中共河南省委組織部🍘👷♀️、河南省人事廳、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2011年;
[6] 河南省技術創新先進個人🦊,省級🧑🏿🚀🫸🏿,河南省人民政府,2012年;
[7] 河南省十大華豫科技精英獎,省級,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2011年;
[8] 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省級,河南省人民政府,2006年;
[9] 河南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省級🎰👨🏻🔬,中共河南省委組織部、河南省人事廳、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2005年;
[10] 五一勞動獎章,地廳級🕵🏻♂️,河南省直屬機關工會工作委員會👩🏿🦱,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