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海燕
一、基礎信息
個人簡介:強海燕⛳️,女,漢族💨,1989年1月生🩹,江蘇省興化市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機械工程類教學研究工作,在機械系統動力學、流體傳動、非線性控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參與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等大學生學科競賽指導活動🈷️🔢。
(一)個人基礎信息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9.1
職務:高級工程師
博碩導:碩士生導師
電子郵箱:hyqiang@shmtu.edu.cn
聯系電話:021-38282657
(二)教育經歷
於同濟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取得博士學位
於意昂4体育平台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取得碩士學位
於上海師範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取得本科學位
(三)工作經歷
就職於意昂4体育注册🚤,實驗教師(高級工程師)
(四)社會兼職
1. 國內外期刊審稿人🤾🏻♀️:TIE、TII、TTE、RAL、JSV、AME、《控製理論與應用》等;
2. 期刊編委: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Control(JISC);
3. CFIMA2023,分會場主席;
4. 學會會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員🌨、中國振動工程學會會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員。
二、科學研究
(一)研究領域及科研團隊
研究領域: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
科研團隊:智能製造與數字孿生團隊
(二)科研項目
[1] 自動化碼頭網絡建設規範,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2023-至今,主持
[2] 工廠仿真實施服務項目,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2021-2023👜,主持
(三)代表性論文成果
[1] H. Qiang, C. Zhuang, L.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Dynamic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the Quayside Container Crane Based on Port Operational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C]. 2023 42nd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Tianjin, China, 2023: 164-169.
[2] H.Qiang, Y. Sun, J. Lyu et al.Anti-Sway and Positioning Adaptive Control of a Double-Pendulum Effect Crane System With Neural Network Compensation[J].Frontiers in Robotics and AI, 2021,8:1-9.
[3] 強海燕,解思,李萬莉等.基於滑模觀測器的一階系統時滯識別方法的仿真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1,40(11):106-110.
[4] H. Qiang, W. Li, Y. Sun. Tracking Control of Hydraulic Circuit with Mulit-layer Winding Hoses Based on NB ASMC with Input Time Delay[C].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Nonlinear Dynamics, Vibration and Control, Springer, Singapore, 2021:961-974.
[5] H. Qiang, S. Xie, Z. Xu, et al. An Enhanced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for the Wave Compensation System of Ship-Mounted Cranes with Roll Motions and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Wan, 2020,28(6):507-517.
[6] H. Qiang, W. Li, G. Li, et al. Study on Prediction of Power Allocation for the Double-Wheel Trench Cutte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Method. 2019 IEE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Robotics and Mechatronics (ICARM), Toyonaka, Japan, 2019:516-520.
[7] H. Qiang, W. Li, J. Xu, et al. Experimental tes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for curvature ratios effect on the heat transfer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 multi-layer winding hos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2019, 15(4): 1-9.
(四)代表性專利成果
[1] 2021年1月5日,一種起重機防搖控製試驗臺。授權號🧎🏻♂️🤽🏽♀️:ZL201910202321.2[P]🕓,獲國家發明專利 (第二發明人)
[2] 2020年7月24日,一種全向精準調運起重機👧🏿。授權號🐮:ZL201910555289.6[P],獲國家發明專利 (第四發明人)
三、教學信息
(一)授課信息
主講本科生課程:《機械專業創新與實踐》💢、《實驗室安全教育》
主講研究生課程🤹🏻♀️:《機械系統動力學仿真》
(二)教學成果及獲獎情況
[1] 2022年獲2021年度意昂4体育平台教學改革與建設成果-大學生科技創新、學科競賽活動優秀指導教師二等獎
[2] 2020年獲2019年度意昂4体育平台教學改革與建設成果-大學生科技創新、學科競賽活動優秀指導教師二等獎
(三)指導學生獲獎情況
[1] 2023年指導研究生(2人)參加202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國際會議獲最佳海報展示獎
[2] 2023年指導本科生(9人)參加2023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獲全國二等獎(1項)、全國三等獎(1項)
[3] 2023年指導本科生(13人)參加上海市機械工程創新大賽獲上海市二等獎(3項)
[4] 2022年指導本科生(5人)參加2022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醫療機器人-送藥巡診機器人競賽獲全國三等獎
[5] 2022年指導本科生(12人)參加上海市機械工程創新大賽獲上海市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最佳創意獎(1項)
[6] 2021年指導本科生(4人)參加2021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醫療機器人-送藥巡診機器人競賽獲全國三等獎
[7] 2021年指導本科生(13人)參加上海市機械工程創新大賽獲上海市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8] 2021年指導本科生(4人)參加第七屆上海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成果展獲優秀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案例獎
[9] 2021年指導本科生(10人)參加上海市創意機器人挑戰賽獲上海市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10] 2019年指導本科生(2人)參加第四屆中國大學生起重機創意大賽獲全國二等獎
四、其它成果或榮譽
(一)其它成果
2023年2月,2022年度中國機器人大賽優秀指導教師二等獎